指月两半
当时,麦加人要求穆罕默德显示奇迹以证实他的身份,安拉便通过穆圣之手显示了一个奇迹:使月亮分成两半,然后又重新粘合。《古兰经》记载了这一事件:
“末日临近了,月亮被分为两半。”(《古兰经》54:1)
先知穆罕默德在以后每周一次的聚礼和一年两次的节日上,向到场的成千上万的人诵读《古兰经》文[1]。假如这个事件没有发生,穆斯林自己会怀疑自己的宗教,甚至许多人会理直气壮地放弃伊斯兰,麦加人会说:“嗨,你们的先知是一个说谎的人,月亮从来没有分为两半,我们也没有看到月分两半的情况。”但事实是,通过这一奇迹,信士们的信仰变得愈加坚强,而目瞪口呆的麦加人唯一的解释是:“这是稍纵即逝的魔术。”
“复活时临近了,月亮破裂了。如果他们看见一种迹象,他们就退避,而且说:‘是一种有力的魔术。’他们否认他,而且顺从私欲。每一件事都是确定的。”《古兰经》54:1-3)
在场的人亲眼目睹了月亮分为两半的情况,并通过可靠的、连续的、由众多人传述的途径,一直流传到现在,这足以说明指月两半是真实可信的。[2]
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问:“我们有何历史证据证明月亮曾分为两半吗?毕竟,世界其它地方的人应该看到这一非凡的事件,史料里应该有相关的记录的?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回答:
第一、世界范围的人们不可能看见这一现象。因为世界部分地区处在白天、夜幕降临或者早晨。下面这个表格可以使读者了解麦加时间晚上9点的时候,世界各地的时间。
因此,在世界其他地区,人们不大可能在同一时间看到这一现象。他们也没有理由看到这一现象。即使有人看到了,并不意味着需要人们相信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甚至那个时候,不少文化甚至还没有文字记录这一现象。
其次,我们有一个独立的、相当令人惊奇的的历史证据,这一证据来自一位印度的国王。
喀拉拉[3] 是印度的一个土邦。此土邦位于印度半岛西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有580公里沿着马拉巴尔海岸)。马拉巴尔的国王查克拉瓦提·法尔莫斯是克拉曼王,据记载他见过月亮分为两半的事件。记载此事件的手稿文件保存在伦敦图书馆的印度馆,参考号为:阿拉伯文,2807,152-173。当时有一群到中国经商的穆斯林商人路过马拉巴尔海岸,他们对此国王描述了安拉使先知指月两半的奇迹。这位国王当时就感到震惊,他说他也目睹了月亮分为两半的事件。于是,他传位于儿子,自己离开印度去了阿拉伯地区会见先知本人。这位马拉巴尔德国王见到了先知, 念了两个作证词(皈依了伊斯兰),掌握了信仰的基本知识,可是这位国王在回归途中去世,埋葬于也门的宰费尔港口城市。[4](见注释3)
据说由穆斯林马里克·本·迪尼尔率领的穆斯林代表团到了当时喀拉拉的首府克冬格略,并于公元629年,建立了印度第一座、也是印度最古老的清真寺,此清真寺一直保留到今天。
追溯到公元629年(图片由www.islamicvoice提供)
国王信奉伊斯兰的消息传到达了喀拉拉土邦,那里的人们也接受了伊斯兰。就在那个时代,喀拉拉土邦克里卡特省的拉斯沙多维普人和默普勒斯人都皈依了伊斯兰。
在穆斯林传述的资料中,提到了印度的这一地点以及这位印度国王与先知见面的情况。著名的穆斯林历史学家伊本·凯西尔,提到了在印度部分地区人们见到月亮分为两半的情况[5]。在一些圣训集中记载有一位印度国王到达半岛以及他见到先知的情形。艾布·赛义德·胡德里是先知的圣门弟子之一,他传述了一段圣训:
“印度国王给穆圣带来了一罐姜片,圣门弟子们一块一块地吃了。我也拿了一块。”[6]
这位印度国王就这样成了先知的“圣门弟子”——用来称呼见过先知穆罕默德、并作为一个穆斯林去世的人的专用术语——他的名字记载在按时间顺序汇编的圣门弟子的史料中。[7]
夜行与登宵
先知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前几个月,发生了夜行与登宵事件。一天夜晚,安拉使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的禁寺夜行到了耶路撒冷的远寺。而这程有1230公里之遥的路程,一般商队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走完。然后,从远寺升天,超越物理宇宙,与安拉见面。他的夜行与登宵,同样是真实可信的,有两个证据可以证明:第一,先知向人们描述了他在途中看见的麦加商队的情况,并预言了商队到达麦加的时间,后来,事情果真如他所述,如他所预测;第二,在这之前,他从未去过耶路撒冷,也不知道远寺,夜行回来后,他对远寺的描述与人们见过的远寺一模一样,使得怀疑者无言以对。
《古兰经》提到了这次充满机密的旅行:
“赞美安拉,超绝万物,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我在远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迹象。安拉确是全聪的,确是全明的。”(《古兰经》17:1)
“难道你们要为他所见的而与他争论吗?他确已见他二次下降,在极境的酸枣树旁,那里有归宿的乐园,当酸枣树蒙上一层东西的时候,眼未邪视,也未过分。他确已看见他的主的一部分最大的迹象” (《古兰经》53:12-18)
这一事件也是众多人所见证的,通过可信的传述人传述并保存至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