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兰经》不仅文辞独特,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一词,是指超自然的或人力所不能及的非凡之事。据记载,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挑战阿拉伯人拟作类似《古兰经》风格的辞章,他们无能为力,尽管他们在雄辩术和修辞方面已经登峰造极。《古兰经》通过三个阶段向阿拉伯人以及人类提出挑战:





1. 整部《古兰经》





在《古兰经》中,安拉启示使者向世人提出挑战,创作类似一部像《古兰经》一样的著作:





“你说:‘如果人类和精灵联合起来创造一部像这样的《古兰经》,那么,他们即使互相帮助,也必不能创造像这样的妙文。’”(《古兰经》17:88)





2. 十章





接着,安拉在挑战方面做出让步,让那些怀疑《古兰经》来源的人,试拟作类似《古兰经》的辞章,哪怕是类似其中的十章也罢:





“难道他们说他捏造经典吗?你说:‘你们试拟作十章吧。你们应当舍安拉而祈祷你们所能祈祷的,倘若你们是诚实的人。’”(《古兰经》11:13)





3. 一章





最后安拉让他们试拟作类似《古兰经》的最短的一章(al-Kawthar,即“多福章”,仅有三节经文组成)的挑战:





“如果你们怀疑我所降示给我的仆人的经典,那么,你们试拟作一章,并舍安拉而祈祷你们的见证,如果你们是诚实的。”(《古兰经》2:23)





面对这些挑战,以雄辩著称的阿拉伯人无言以对,这就证明了他们对《古兰经》的怀疑是荒谬的,同时,也证明《古兰经》确是来自安拉的启示。先知穆罕默德号召人们认主独一,摈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要求善待奴隶,提出人人平等,这些极具改革性的号召使得掌管麦加整个社会经济的阿拉伯贵族们如坐针毡,颇受威胁,尽管使者就是来自于占统治地位的古莱什部落。麦加是当时阿拉伯地区的贸易中心,同时又是宗教中心,所以他们得想办法阻止伊斯兰的传播。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模仿《古兰经》经文,以否定《古兰经》的天启性。一些古莱什的权威演说家和权威诗人模仿《古兰经》“创作”出了一些作品,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后,他们不惜许以金钱、权力、地位、女色相许,以换取他停止向人们宣传伊斯兰。他念诵了“奉绥来特”(《古兰经》第四十一章)前十三节经文作为对他们的回应,直到他们要求他停止(诵读)。[1]  在利诱的同时,古莱什人还运用暴力,折磨他们的那些归信了伊斯兰的奴隶和家人,试图让他们放弃伊斯兰而转向多神崇拜。随后,古莱什人又使出经济制裁的绝招,断绝与先知和他的追随者,以及先知的家族——哈希姆家族的一切经济交往,企图断绝食粮以使他们屈服。但是,这一阴谋最终还是未能奏效。最后,他们从古莱什各部落中抽出一名强悍的青年男子,企图借众部落之手将他刺杀在他的在家里,使得哈希姆家族有仇不能报。当然,敌对者的一次次阴谋均没有得逞。





安拉命令先知和他的追随者离开麦加,到麦加北部的被称为“叶斯里卜”的村落组建新的穆斯林社团。伊斯兰很快在叶斯里卜传播开来,该地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成为了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也成为该地当之无愧的领袖。他把“叶斯里卜”更名为“麦地那·奈比伊”(即先知之城),而后简称为“麦地那。”迁往麦地那后的八年间,麦加贵族曾联合周边的各部落,多次发动对新出现在麦地那的穆斯林社团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但结果是,麦加的贵族们节节失败,穆斯林最终以光复麦加而大获全胜。





假若古莱什族及其盟友能拟作出类似《古兰经》最短一章的一首只有三行的诗或音韵散文,那么,所有这些流血事件便可避免发生。然而,毋庸置疑,他们不可能模仿出类似《古兰经》一般的文辞。《古兰经》不可模仿的韵律和修辞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有人说,《古兰经》的不可模仿性并不只是它的特性,如英国的一些伟大诗人,莎士比亚、乔叟,及其他任何语言的伟大诗人,他们作品的独特风格往往是他们同时代的人无可企及的。但是,如果当今的一些杰出诗人,对莎士比亚的著作做一个深入研究,然后用古老的笔墨在破旧的纸张上写一首莎士比亚风格的十四行诗,然后说他发现了一首已失传的莎士比亚诗,即使经过仔细的辩证和研究,文学界还是很有可能接受这是莎翁的诗作之说。因此,即使是最伟大的诗人,也可以被模仿,无论他的风格有多独特,正如著名画家的画可以被模仿一样(赝品)。事实上,一些英国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他同时代的克里斯托弗•马洛写过很多。然而,《古兰经》远远超出这一水平。当时的人曾试图模仿它,然而无人能够成功。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从《古兰经》被启示的那一时代起,就有无数的人去模仿,但因为其独特的文辞超越了任何时代,所以至今无人能够迎接挑战。





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且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所以你们不要明知故犯地给安拉树立匹敌”(《古兰经》2:22)





《古兰经》在以上经文中,首先提及了一项命令。安拉指出,人崇拜人是一项不合逻辑的行为。安拉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安拉已引领他们崇拜独一主的道路。安拉向人类宣告,他就是人类的养育者、供给者、创造者。人类不是陡然出现的,人类的存在是安拉无中造有的结果,安拉创造了人,以至于成为今日之人类。安拉造化人类以后,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始终维护着人类。当人还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安拉已经开始关注他的一生,为他提供各种使他健康成长的养料,给他造就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让他去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去获得幸福。因此,唯有独一的安拉应受人类的崇拜。受崇拜是安拉的独权——是他造化了存在于大地上古今人类,不是他人,正是安拉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所享用的一切。





万物皆来自安拉的造化,人类、天使、精灵无不由安拉造化。因此,被造物不应该像造物主一样接受人们的崇拜。在宇宙之中,没有任何东西能拥有或者掌控他物的权力,未经安拉许可,任何被造物都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伤害,也不会带来任何益处。既然我们内心深处意识到,安拉没有匹敌、没有对手,可我们为什么崇拜那些被造物呢?安拉质问我们时,我们如何作答?因此,是安拉而不是他人,拥有绝对的支配权;是安拉而不是他物,值得我们服从、崇拜。人类崇拜的对象形形色色,但只有安拉值得人类顶礼膜拜。人类在崇拜安拉的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安拉树立匹敌而崇拜之。





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乏味的、空洞的崇拜仪式,这样的功修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在以上引用的经文中,安拉告诉我们,崇拜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泰格瓦”(敬畏)的目的。在《古兰经》的译文中,“泰格瓦”一词经常被译为“害怕”、“虔诚”或者“正道”。也许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意识到安拉存在”或“意识到安拉监督”。“泰格瓦”就是每时每刻感受到安拉的存在,通过从事善事,在安拉的恼怒和自己之间建起一道隔离之墙。安拉不需要人的崇拜,人的崇拜对安拉也无可取之利益,安拉是宰制万物的,崇拜安拉只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需要,是有益于我们自身的。一个人崇拜安拉的时侯,也正是他提醒自己的时候,提醒自己时刻铭记生活的目的,提醒自己不要从事无益的工作,不要犯罪,这不时地提醒,使得人真真切切地敬畏安拉,意识到安拉的存在,意识到安拉的关注。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种状态,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与他所想是一致的,无论他的所作所为招致安拉的喜悦或者恼怒。